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一些书评实际上都是天花乱坠、庸俗不堪的吹捧文章。我想申请一项发明专利——把这类书评称为陷阱书评,它们分明是捕获猎物的陷阱,上面却盖满了鲜丽的花草,缺乏警惕性的人若被那些诱人的花草所迷惑,则没有不掉下陷阱而后悔不迭的。
别以为你很聪明,绝不会上这类陷阱书评的当,或者以为你学富五车因而火眼金睛,具有非凡的鉴别力。像你那样聪明,像你那样学富五车却上当受骗的人并不是没有呢。你别以为我肯定会拿我自己为例,尽管我也确确实实上过这类书评的当,但我是不够聪明,也不够学富五车的,我若以我自己看过书评之后上当买书的教训为例,肯定既不够典型,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说到这里,反应敏捷的人或许又会立即想到被称为“学者型谎言”的复旦版《中国文学史》的有关书评,让不少人上当的事了。其实那也不够典型,何况也早已过时了。使我深感陷阱书评之危害的,是今春媒介报道的,一部“总体上不合格”,学术上无创新,而且在资料编纂、古文注释上也有不少错误,甚至把别人已发表的成果当成自己的成果的《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四位研究员、教授级的专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学术委员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填补了我国历史人口学研究的空白”(详见《中华读书报》1998年3月25日13版),使得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和他的同事曹树基博士闻讯之后,在每册定价高达460元的情况之下购买了3册。你说这陷阱书评的陷阱挖得多深?上面覆盖的花草是何等名贵?它让你防不胜防呀!
顶着虎皮吓唬人,或让所谓的权威学者作鉴定,或请官场体面人物、知名大家作序推销,或使尽浑身解数四处活动,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几家报刊同时为他的大作唱赞歌,是陷阱书评的通常作法。这类作法一时还不可能绝迹,甚至还可能被更多的人效仿,以至于愈来愈时髦。试图先通过阅读书评而决定是否读书购书的人,不可不慎重,不可不提防,以免掉进陷阱哟!